竹笋

首页 » 问答 » 灌水 » 不要为了学习而学习L先生的猫
TUhjnbcbe - 2023/1/24 15:35:00
看白癜风要多少钱 http://pf.39.net/bdfyy/bdfrczy/160317/4791372.html

本文共有字

如果觉得页面很长

那是因为留言很多

经常有朋友问我:

老师,从您这里学了很多方法,也一直想要改变自己,但总是没办法坚持下去,怎么办?

这个问题,我也很无奈啊。毕竟我也没办法飞到你身边,手把手把每一步都教给你。(捂脸)

好了,不开玩笑。今天,我想跟大家好好聊聊这个问题,希望能给你一些启发。

众所周知,我们的大脑有一个特征:钟爱稳定,排斥一切不稳定。可以说,大脑一直在做的事情,就是试图把需要费脑子、需要主动思考的「不稳定状态」,转变成无需动脑的「稳定状态」。

前者就叫做「主动加工」,后者就叫做「自动化加工」。

你吃饭、写字、开车的时候,会需要聚精会神去思考「我该怎么做」吗?不会的。因为这些动作已经储存进了你的程序记忆里面,成为「自动化加工」,变成了你下意识的一部分。

但是,当我们学习到一个新的东西时,我们要做的是什么呢?

就是打破这个「自动化加工」,迫使大脑从「稳定状态」,再一次进入「不稳定状态」,从而,我们才能够把学到的东西,安插进这个我们已经熟悉了、习惯了的旧模式里面。

但这一步是非常艰难的,因为你相当于是在跟大脑的惯性作斗争。

遇到问题→采取旧行动→解决问题→获得强化,这就是一个惯性回路。在这个过程中,你的旧模式会不断得到强化,从而变成一种根深蒂固的本能。它本质上是受大脑的奖赏机制驱动的,也就是多巴胺-奖赏回路。

而当你想打破这个惯性回路时,就意味着,你要克服大脑多巴胺和奖赏机制的阻力,走上一条反馈更少、更加费力、更不为大脑所偏好的路径。

所以我一直说:学习是反人性的。本质就是这一点。不是说学习的过程很痛苦,而是说:人永远都是贪图安逸、趋利避害的,但当你用一个新模式去替代旧模式时,你一定要经历一个不习惯的过程——这个过程会非常劝退。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明知道「这样做才对」「这样做才有用」,但一直停留在「知道,但就是不去做」的层面,就是因为,你很难打破你的惯性回路。

尤其是,当这个惯性回路并没有带给你紧迫的需求,并没有让你觉得「旧的思维模式不妥当」时,就造成了一个什么局面呢?动力非常小,而阻力非常大。

这就导致一句话:道理都懂,但总是过不好这一生。

所以,我经常说:什么样的学习最有效呢?一定是你在生活中遇到了问题,有了需求,这个时候再去学习,才会更加有效。

为什么?因为当你面临问题,就意味着原本的「稳定状态」不适用了,大脑本来就进入了「不稳定状态」。这时,它会尽一切努力去寻找能够解决问题的可能性——那么,新的路径对大脑来说,反而是一种「重返稳定状态」的机会。

在原本的情况下,你需要打破惯性回路,让大脑经历「稳定-不稳定-新的稳定」的路径。那么,这个第二环就会非常劝退,给你造成巨大的阻力。

而在有需求的模式下,惯性回路本身已经被打破了,大脑直接跳过了最困难的第一步,来到「不稳定-新的稳定」,因而,就会更加事半功倍。

所以,像智识营和写作课,兴冲冲向我反馈的学员,通常都是在生活中面临实际问题的学员。比如:有一个棘手的方案不知道怎么做;需要写一份重要的报告;需要理清楚新部门的业务模式……诸如此类。

我也一直建议:不要盲目去学习,而是以自己为主:先试着去做一些超出你目前能力范围的事情,探索一些落在你未知边界之外的东西,在这个过程中,你遇到什么问题,产生什么需求,再有针对性地去学习,这样效果一定是最好的。

举个栗子:我有朋友最近在考MBA。为什么要报MBA呢?因为她的公司发展非常迅猛,有非常迫切扩大规模的需求,所以她需要学习如何管理更大的团队。在这个强烈需求的驱动下,还需要什么自律和时间管理吗?完全不需要。她本身就会有无限的动力。

最好的状态,一定不是为了学习而去学习,而是让自己变成一张网,不断去探索新的可能性,在这个过程中见招拆招,把网编织起来,让自己的能力和认知不断延伸、拓展,触及更多的领域。

学习,只是在这个过程里面的「织网」而已。但前提是,你得有一张网可以织。

如同我之前在旧文中讲的:我们的大脑,始终在追求一个东西,就是「自由能最小」。什么叫自由能最小呢?就是从周围环境得到的「意外」最小。最好是完全适应了周围的环境,完全没有任何意外,任何新的外力。

但是在这种情境下,我们还能够成长吗?不能了。

实际上,我们身边的这个世界,一直都在做一件事情,就是为我们每个人编织一个泡泡,把我们困在里面。

这个泡泡,可能是信息茧房,可能是你的社交圈子,可能是你的眼界、见识和层次……它们一直向你灌输一件事:待在这里,这样就好,这里是最安全的。

当你习惯了这个泡泡,你也就开始停下成长的脚步了。

如何跳出这个泡泡呢?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引入外来的刺激。

如果你习惯了某种环境,习惯了某种生活方式,那你也许就要注意了:「习惯」这件事,很可能就是一个陷阱。你越习惯,就陷得越深,就越不容易跳出来。

久而久之,你可能就会停留在这个陷阱里面,生活在「自我感觉良好」的幻觉里。

所以,一旦你发现,你开始习惯于某种生活方式,开始觉得「这样似乎也挺好」——也许是时候给自己一个警醒了:我是不是正活在一个「泡泡」里面?

如同塔勒布在《反脆弱》里面写到的:一个系统,必须具备适当的外界负面刺激,才能激发它更好地保持灵活性和稳健性。

一旦把它跟外界的负面刺激完全隔绝开来,它就会变得越来越脆弱,最终经不起一丁点的风险和冲击。

举几个简单的例子。

我今年4月左右,接触到了一款笔记软件,叫做RoamResearch。当时,国内的介绍还非常少,于是我泡在外网上,天天去研究国外用户和专家对它的用法、功能挖掘,乃至于编写CSS来修改UI,编写Javascript来增加新功能……诸如此类。

这些东西,对我来说都是新的。它们会对我的知识管理体系造成冲击。但这种冲击是坏事吗?不是。通过这种冲击,我可以发现,我的知识管理体系还有哪些疏漏之处,还可以如何优化我的工作流,如何把新的方法、技巧和经验,融入我的体系里面。

(这里就需要重复一句我的口号了。大家知道是哪句的。)

所以,老读者可能会发现:我的工作流和管理体系,其实是不断在发生变化的。像去年底的年,我的极简高效生活管理法,和今年的分享我的生活管理系统,内容就已经有了变化。而此时此刻我的工作流,距离分享我的生活管理系统,又发生了变化。

同样,我的智识营2.0,是去年底刚更新的。但是在今年的几期里面,每一期都会有学员提出一些新问题,而每经过一期,我也会发现它的一些不足之处。所以,3.0已经在安排中了。

是因为2.0不够好吗?也不是,它比起1.0已经好了很多,但距离我心目中最好的情况,仍然远远不够。

这就是一个不断迭代的过程。只有当你打破旧模式的幻觉,看到新的、不一样的东西,你才有动力去完善和丰富自己。基于这个需求,再去学习、改变、行动,才能成为一个新的回路。

而在这个过程之中,你会感受到你每一天都在进步,都在远离过去那个陈旧的自己,这就会给你带来充分的成就感和动力。

上文提到的朋友,有一句话说得很好。她说:我们都已经过了那个需要别人夸奖你、赞扬你的阶段。我们现在更需要的,是努力去知道:还有什么东西,是我不知道的?

所以,有一段时间,我走出去,接触了很多优秀的新朋友,去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商业模式和行为模式。发现,真的是大开眼界。

很多东西未必你自己能用起来,但是它们可以打破「我很厉害」的幻觉,让自己看到更广阔的世界,从而明白:还有很多地方,是你可以去完善、去努力做得更好的。

你越是擅长一样东西,你就越容易被它所束缚,落入惯性思维模式里面,习惯性地用它看问题,从而忽略了,还可能有其他更好、更经济、更聪明的方式。

一个人最可怕的,就是不断重复自己。

引入外来的刺激,最简单的方式,就是交流。

我知道大家都很内向,但千万不要觉得「交流」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不是的。

大体上,交流可以分为两类:推(push)和拉(pull)。

什么是推?指的就是让自己去投入一些活动里面,通过去做一些「无需刻意」的事情,来结识到一些志同道合的人。

举个栗子:你总会有一些爱好吧?那么,不妨参与到相关的团体里面,去提高自己「认识新朋友」的可能性。

比如:我之前的一个合作伙伴,其实就是一起玩密室认识的。然后通过他,我又认识了这个圈子的其他人,接触到了一些推理作家、编剧,等等。往小里说,我多了不少朋友;往大里说,后面跟他们都可能有很多合作的机会。

再比如说:我那位朋友告诉我:她报了MBA之后,发现周围的同学都是一帮既优秀、又勤奋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几乎接触不到,大大地打开了她的眼界。

那么,如果你喜欢健身,是否考虑参加一些团课?如果你喜欢登山和户外,是否考虑参加同好会、社群?如果你爱好下厨、烘焙、品酒、做咖啡……是否考虑去考个证、报个班?不在于这些东西本身的含金量,而在于:通过做这些事情,你可以接触到一些与你「同频」的人,从而拓展你的认知边界。

(比如我现在的助教群,啊,太欢乐了)

重点在于:不是说要去强行融入某个圈子、某个阶层,而是去做一些你喜欢的事,并且给自己一个跟其他的个体相碰撞的机会。从碰撞中把握火花。

那么,什么是「拉」呢?也很简单。就是持续去发出你的声音,聚拢一批跟你同频的人。

我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不要为了学习而学习L先生的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