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有效的管理者知道只抓住缺点和短处是干不成任何事的,为实现目标,必须用人所长——用其同事之所长、用其上级之所长和用其本身之所长。利用好这些长处可以给你带来真正的机会。充分发挥人的长处,才是组织存在的唯一目的。
要知道任何人都必定有很多缺点和短处,而缺点和短处几乎是不可能改变的。但是我们却可以设法使其不发生作用。管理者的任务,就是要充分运用每一个人的长处,共同完成任务。
INSPIRE
THEBEST
01
要用人所长
管理者要运用人的长处,面临的第一关即在于择人。有效的管理者择人任事和升迁,都以一个人能做些什么为基础。所以,他的用人决策,不在于如何克服人的短处,而在于如何发挥人的长处。
一位管理者如果不能发掘人的长处,并设法使其长处发挥作用,那么他只有受到人之弱点、人之短处、人之缺失的影响,结果是既完不成任务,又缺乏有效性。用人时老是坚持客观上不可能达到的标准,或过多地强调别人的弱点,那纵然算不上是滥用,起码也是误用。
重视一个人的长处,也就是要对他的工作绩效提出要求。如果管理者不在用人之前先问自己“他能做些什么”,那可以肯定他的下属绝难有贡献,这就等于他已经事先对下属的不称职采取了宽容的态度。
这样的管理者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真正“苛求的上司”(实际上懂得用人的上司大部分都是“苛求”的上司),总是先发掘一个人最擅长做些什么,再来“苛求”他做些什么。
过多考虑人的短处,会影响组织实现自己的目标。组织有一种特殊的手段,它既可以使人的长处得到发挥,又可以使人的短处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
能力特别强的人既不需要组织,也不想受组织的束缚,他们觉得自己一个人干最好。但我们绝大多数的人,只是具有若干长处,何况我们还有缺点。
但是我们可以设置一个组织,使人的弱点不致影响其工作和成就。换言之,我们可以把组织设置得有利于充分发挥员工的长处。
一位优秀的税务会计师,自行执业时可能因拙于待人而遇到挫折。但是在一个组织中,他可以自设一间办公室,不与其他人直接接触。人的长处可在组织中产生实效,而人的短处可以使其不产生作用。
所以,这个人能够做什么,才是组织器重他的原因。而他不能做什么,则仅是他的限制,仅此而已。
这层道理谁都清楚。可是,为什么世间的管理者很多,而真能发挥他人长处者却不多?
原因很简单。主要是因为管理者往往以为他们首要的任务不在于因人设事,而在于因事用人。所以,通常是先有了某一个职位,再物色人选来出任该职位。其结果,自然难免都是平平庸庸的人选了。
要避免出现这一错误,最常见的解决办法是“因人设事”。然而这哪是什么解决办法,这也许比原有的错误还糟,除非是规模极小、事务极简的组织可能例外。要知道职位应该是根据客观需要而设定的,应由任务而定,而不应因人而定。
为什么“因人设事”不能解决问题,是因为组织中任何一个职位的变更,都会造成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因人设事的结果,是为了安插某一个人,一大群人都受到连累。
我们要坚持因事用人而非因人设事,还有一个微妙的原因。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组织提供所需的各种人才,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容忍各色人等的脾气和个性。能容忍这些差异,内部关系也才能保持以任务为重心,而非以人为重心。
衡量成就的高低,应该按照贡献和绩效的客观标准。只有在职位的设计和划分不以人为中心时,这种衡量才有可能。
不然的话,我们就会只注意“谁好谁坏”,而忽略了“什么好什么坏”。用人的时候,我们也会仅考虑“我喜欢这个人吗”或“这个人能用吗”,而不会考虑“这个人在这个职位上,是不是能干得非常出色”。
因人设事的结果,是必将产生恩怨派系,组织绝对不能出现这种情况。人事的决策,要凭公平和公正,否则就会赶走了好人,或破坏好人的干劲。同时,组织也需要各方面的人才,否则将缺乏改变的能力,也将难于得到正确的决策所需的不同意见。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究竟该怎样用人,才不致陷入因人设事的陷阱呢?
大致来说,不外有下面四个原则。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不会将职位设计成只有上帝才能胜任
职位必须由人来担任,是人都可能犯错。因此,他们绝不会设计一个“不可能达成”的职位,换言之,不会设计一个“常人”不可能胜任的职位。
这第一条原则非常简单:一个职位,如果先后由两人或三人担任都失败了,这就肯定是一个常人无法胜任的职位,这个职位就必须重新设计。
一个例子:在今天的跨国大企业中,设置了专营国际业务的副总裁的职位。起初,这一职位也许还能找到理想人选,但是等到国外分公司的产销业务成长到相当程度,也许是成长到总公司产销总额1/5以上时,国际部副总裁便成为坑人的职位了。要解决这个问题,不是应按产品类别来调整组织(例如荷兰飞利浦公司所做的),便是应按市场的社会和经济背景来调整组织。
有效的管理者,第一项任务就是要将自己管辖下的职位都设置得合情合理。一旦发现某职位设计不当,他会立刻重新设计,而不会去设法寻找天才来担任,他知道组织的好坏不是由天才来验证的。只有“让平凡人都能做出不平凡的事”的组织,才是好的组织。
用人所长的第二个原则是:职位的要求要严格,而涵盖要广
这是说,合理的职位,是对具有才干的人的挑战。同时因为职位的涵盖很广,所以人们可以把与任务有关的优势转化为确实的成果。
然而,许多大型组织的*策却与此背道而驰。它们的职位设计过于具体,看起来似乎非要经过“特殊设计”和“特殊加工”的人选,才能达成职位的要求。殊不知我们所能找出的人选,都是普通人。
而且,职位的要求往往会随情况而变动,甚至变动非常剧烈。于是,一位本来“绝对适合”的人选,可能忽然间完全不适合这一职位了。只有把职位设计得涵盖较广且要求较严,才能使人在情况有所变化时能适应新的需要。
第三个原则,是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在用人时,会先考虑某人能做些什么,而不是先考虑职位的要求是什么
换言之,有效的管理者在决定将某人安置于某职位之前,会先仔细考虑这个人的条件,而且他考虑时绝不会只局限于这个职位。
这就是为什么大家都广泛采用今天这种评估程序来鉴别人才,特别是知识工作者的理由。其目的,就是帮助管理者在决定某人是否适宜担当重要职务前,先对其有个正确的评价。
有效的管理者,通常总有他自己的一套与众不同的考评方式。这套方式,第一步是列出对某人过去职务和现任职务所期望的贡献,再把某人的实际绩效记录与这项期望贡献相对照,然后检讨下面的四个问题:
(1)哪方面的工作他确实做得很好?
(2)因此,哪方面的工作他可能会做得更好?
(3)为了充分发挥他的长处,他还应该再学习或获得哪些知识?
(4)如果我有个儿子或女儿,我愿意让我的子女在他的指导下工作吗?
a.如果愿意,理由是什么?
b.如果不愿意,理由是什么?
这样的考评方式,显然与通常的做法不同。这套方式以当事人的长处为重心,以当事人能做些什么开始。而当事人的缺点,只是视为他发挥长处和力求成就与有效性的限制而已。
第四个原则是,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知道在用人之所长的同时,必须容忍人之所短
所以,有效的管理者会问:“这个人在某方面是否确有长处?他的长处,是否确为某一任务所需?这个人如果担当这项任务,是否确能表现得与众不同?”如果答案为“是”,那就不必犹豫,而沿用此人。
从一方面来说,今天的人才有可能找到最适合自己能力的工作领域,不必像过去一样要迁就工作的需要。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年轻人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也显得越来越困难了,因为他不一定能得到有关自己和有关工作机会的各种信息。
这种情况下,个人更需要得到适当的指导,好帮助他们发挥长处;组织中的各级主管也更需要用人唯才,并致力于发挥人们的长处。
总结一句:用人所长是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必须具备的一种素质,是一个组织工作是否有效的关键,也是知识工作者和社会不可或缺的素质。
INSPIRE
THEBEST
02
如何管理上司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还要设法充分发挥上司的长处,这也是非常重要的。
实际上,运用上司的长处,也是下属工作卓有成效的关键。只有如此,身为下属者才能将精力集中在自身的贡献上,完成自己想做的工作,取得希望取得的成就。要使上司能发挥其所长,不能靠唯命是从,应该从正确的事情着手,并以上司能够接受的方式向其提出建议。
有效的管理者了解他的上司也是人(然而年轻的下属却不容易有此了解)。上司既然是人,所以肯定有其长处,也肯定有其短处。若能在上司的长处上下工夫,协助他做好想做的工作,便能使上司有效,下属也才能有效。反之,如果下属总强调上司的短处,那就像上司强调下属的短处一样,结果将一无所成。
有效的管理者知道他的上司是人,所以也知道他的上司一定自有一套有效的方式,他会设法探寻出上司的这套方式。所谓方式,也许只是某种态度和某种习惯,但这些态度和习惯却是客观存在的。
人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读者型”和“听者型”。我们面对“读者型”的人侃侃而谈,那是徒费口舌,因为他只能在读过之后才能“听”得进去。同样,我们面对听者型的人递送一册厚厚的报告书,那是徒费笔墨,因为他只能“听”了之后才能掌握要点。
正因为人有上述的各种类型,所以要了解上司的长处,并发挥其长处,需要有一个过程。它所涉及的,与其说是“提什么建议”的问题,倒不如说是“如何提出这一建议”的问题。
换言之,向上司提出建议时,应考虑的不光是轻重是非,更重要的是陈述的先后顺序。如果说上司长于*治能力,那么我们提出的报告就应以*治方面的问题居先,这样才能使上司易于掌握问题的重心,从而易于发挥其所长,使新*策得以成功。
俗语说:“观人易,察己难。”观察别人,我们都是“专家”。因此,要使上司有效其实不难。问题只在于应了解上司的长处,知道上司能做些什么。只在于重视上司的长处,使其弱点不产生影响。协助上司发挥其所长,是促使管理者有效的最好方法。
INSPIRE
THEBEST
03
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
有效的管理者对于本身的工作,也同样要从长处出发,使自己的长处充分发挥。
当然,有效的管理者肯定关心自己所面临的局限性,但他们也应该了解自己能做的和该做的其实还有很多。尽管有人觉得委屈,不能做事,但有效的管理者却能勇往直前。由于他们能勇往直前,所以别人感到非常严重的限制,在他们面前却都烟消云散了。
进一步说,发挥自己的长处,对自己的能力和工作习惯,也有同样重要的意义。有人做事,需要先有一个详细的计划,换言之,他们要先经过周密的通盘思考之后才能动手。
但也有人一开始就做,最多只要先拟订几个粗枝大叶的要点。有人做事要靠人催逼,但也有人凡事都心急,没有到期就先交卷了。有人是属于“读者型”,也有人是“听者型”。自己的工作能力和习惯,自己最清楚,就像是自己习惯用左手还是右手一样,各人都一定有自知之明。
但是这些习惯都只是表面的,无所谓好,也无所谓坏,大都是反映一个人的个性,反映他对客观世界和对他自己的认识。不过,即使是表面的,这些工作习惯也事关有效性。而且这些习惯,大部分都可与任何种类的工作相适应。有效的管理者都能了解自己的类型,配合自己的习惯而行动。
重要的是,有效的管理者会顺应自己的个性特点,不会勉强自己。他注意的是自己的绩效,自己的成果,从而发展出自己的工作方式来。
有人适宜单独行动,从头到尾一手包办。也有人擅长谈判,特别是进行情绪激烈的谈判,例如劳资合约之类的谈判。在这方面,往往需要预测劳方的对策,有人料事如神,有人却常常判断错误。
在讨论一个人的长处和短处时,人们很少考虑到上述这些情况。他们想到的通常只是针对一门学问的知识,或一种艺术才能。
但是,人的性情却往往是事情成败的重大关键。成年人一般都能了解自己的性情。我们要求有效,就要以了解自己能做些什么为基础,然后以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做下去。
如何用人之长,不仅有个态度问题,而且有一个敢不敢去实践的问题。用人之长,可以从实践中获得改进。我们只要注意认识我们的下属,观察我们的上司,多问“此人能做些什么”,而不必问“此人不能做些什么”,最后我们肯定能养成重视人之所长及善用人之所长的态度。久而久之,我们也能以同样的问题来问自己了。
在一个组织中,有效性的每一面,都是“机会的开发,问题的消失”。尤其是对人,这一点更是特别重要。有效的管理者,把每一个人都视为可以开发的机会,包括他本人在内。他知道唯有长处才能产生成果,而抓住弱点则只能造成令人头痛的问题。纵然没有弱点,也不能产生什么成果。
而且,有效的管理者也知道,任何一个团体,其行事标准都取决于领导人的表现。所以,有效的管理者会把自己的表率作用建立在充分发挥所长上。
领导人和一般人之间总有一段差距。领导人的绩效高了,一般人也竞相争高。
有效的管理者一定明白这层道理:提高领导人的水平容易,但提高全体人员的水平很难。所以,他一定要找出有条件做出突出贡献,并能起带头作用的人才,赋予他们领导人的地位,把他们安置到能“制订标准”并能创造成绩的位置上。
这就要求管理者能重视人的长处,而不介意其缺点。当然,如果缺点足以阻碍其长处的发挥,则另当别论。
总而言之,管理者的任务不是去改变人。管理者的任务,在于运用每一个人的才干。就像圣经中那段“塔兰特寓言”所说的一样,管理者的任务就是要让各人的才智、健康以及灵感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使组织的整体效益得到成倍的增长。
作者:彼得·德鲁克,现代管理学之父
来源:领教工坊,摘编自《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珍藏版)》,机械工业出版社
整合“战略规划+BSC/OKR动态战略执行+组织五项修炼”,打造超强双核心能力,铸就持续10倍速增长-借助“BSC/OKR+组织学习五项修炼",构建“战略规划+年度计划与预算+周例会/月度绩效管理+季度战略审核与预算调整+激励机制”动态战略管理系统,单业务公司如何打造超强双核心能力,铸就10倍速价值增长1.什么是10倍速增长?1.1定义1:据美国著名管理咨询专家大卫.汤姆森对美国所有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企业越过增长瓶颈后会跨入10倍速增长的快车道,即:从1亿美元到10亿美元、从10亿美元到亿美元等,企业收入与利润实现10倍速增长的途径通常只有大约“4年”、“6年”与“12年轨迹”;1.2定义2:著名管理学家吉姆·柯林斯在《选择卓越》中选择研究标的时对10倍速公司有清晰的界定:①该公司处于VUCA环境;②相对股票市场与行业平均收益,该公司至少连续15年保持收益高增长;③公司经历了从弱小到卓越的10倍速增长的发展历程;④截止年的20~30年,公司股票投资收益/市值相对股票市场与行业平均收益至少达10倍以上,实际上所选10倍速标的公司达到了11倍(最低)到倍(最高)。1.3定义3:我们认为,10倍速增长的企业既要保证按三条轨迹实现价值持续稳定的10倍速增长,即收入与利润10倍速双增长,又确保经营10-20年后股票市值至少是行业平均市值的10倍以上。2.企业面对的挑战:业绩增长,特别是收入与利润持续稳定双增长的价值增长是每个企业家追求的永恒主题!但后疫情时代,全球需求疲软与中美世纪之战,以及VUCA时代经营环境益发易变、不确定、复杂与模糊性,持续恶化的宏观环境导致轻易增长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还了!成功的反义词不是失败而是平庸!竞争将益发惨烈,平庸或不作为就意味着被淘汰。但要么增长,要么退出,任何企业将别无选择!2.1老板的困惑:1.宏观环境的挑战,如:①疫情导致全球经济下滑,中美世纪之战、供应链面临脱钩之危,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持续下行;②全球气候变暖与碳排放趋严等;③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5G与物联网与人工智能AI等技术飞速发展,数字化转型如火如荼;④社会老龄化与90/00后等消费者结构与趋势的变化等等,未来对业务有何影响?公司应如何应对?2.智能互联网时代,越来越多的跨界打劫、替代品与主要对手的进攻战与侧翼战以及弱小公司的游击战对产业结构与公司业务有何影响?公司应如何应对?3.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开始从边缘细分市场出发,对行业与大企业进行颠覆性/破坏性创新,逐步倒逼与蚕食市场份额,行业中的企业应如何应对?4.同质化竞争与价格战盛行,而客户需求又愈发多元化,企业持续多年在微利中挣扎,到底应如何改变窘境?5.老板认为企业发展机会很多,但资源有限,如何进行取舍,优选机会,集中细分市场打造竞争优势?6.收入与利润持续多年滞涨,或收入在增长而利润滞涨或下降,或收入滞涨而利润在增长但现金流不足等,其原因何在?公司应如何应对才能实现收入与利润双增长的价值增长?7.公司是继续及如何深耕现有业务,还是打破战略边界,选择并开拓新业务?如何选择新业务,是基于核心能力还是基于价值链的扩张?如何进入新业务,是从边缘细分市场进入,进行颠覆性或破坏性创新,逐步在产业中升级,还是通过并购,或/与战略联盟?8.如何绘制公司的增长阶梯?如何驱动公司的战略增长引擎?以后应在哪些方面进行战略布局与战略引擎点火?9.其实公司的战略很清楚,我也多次讲公司的战略,可如何让各层级员工理解公司战略呢?如何将公司的愿景与战略解码成具体的计划与预算方案(目标+项目组合),并与绩效考核相结合,让战略落地呢?10.在讨论制定年度计划与预算时,各副总及其相关部门经理往往都站在自己的利益角度看问题,力争自己的提案获批或针对其目标讨价还价,导致公司的战略目标与战略举措(具体的项目组合)很难达成共识,在执行时也相互扯皮推诿,很难形成合力。11.公司在开会讨论一些关键决策时,虽然各位副总都是行业内的顶级职能专家,个个都聪明绝顶,但往往大多是专才而非全才,只能站在自己的专业角度看问题,很难从公司整体与长远角度思考问题,导致做计划预算时意见很难统一;如何提升高管团队的战略思维,让所有成员都从战略(整体与长远)角度思考问题,在执行中自发的形成合力,主动的密切合作与协同作战呢?12.在编制计划与预算时,如何优选项目?这些项目是否与公司的战略相匹配,是否真正反映了公司的战略重点与核心能力的打造?有无遗漏或多余的项目?特别是打造双核心能力的项目,或跨部门绩效改进的项目是否已齐全?13.虽然每年都做计划与预算,也有绩效考核,可公司的计划预算与绩效考核始终脱节,定好的目标也一直无法达成。如何将计划预算与绩效管理整合成一体化的战略管理系统呢?14.部门间常出现利益冲突与上下不协调,如何确保各层级各部门开发的OKR(目标+关键结果)或KPI能促进纵向横向的自发整合与核心能力的打造?如何确保制定的目标值既富挑战性又可实现,OKR或KPI的制定过程以及绩效薪酬方案是否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15.每天忙于协调各部门的工作,感觉既疲惫又低效;如何打造一套管理系统,既能确保公司持续稳定与快速的成长,又能让自己从日常琐事务中摆脱出来,集中精力于更重要的战略问题呢?16.通过什么途径、什么机制,确保公司所有中高层经理所有员工都能理解公司愿景与战略,能“力出一孔”,聚焦战略,实现持续稳定的10倍速增长呢?2.2各职能副总或中层经理的困惑:1.老板到底是怎么想的?公司的战略到底是什么?公司将来到底要变成什么样的公司?我们很迷茫也不好多问;2.老板老强调执行,强调如何实现战略目标,可老板说的大多是愿景目标、定性目标或看似宏大却难以实现的定量目标,但老板提出目标的背后逻辑是什么?具体到我们的目标到底应该是什么呢?我们如何根据公司的目标制定自己的目标呢?3.计划预算讨论会经常变成强势者的一言堂,而且经常的,会上确定的事项(计划与预算方案),经个别人会后找老板一私谈,没多久就全变了;4.公司在开会讨论战略与计划(目标与行动方案)时,很少安排充足时间进行开放式讨论,实际上决策早已做出,只是做做样子走走过场,让我们举手认可而已,其实有些决策从我们专业的角度看根本就问题很多,但我们又不好多说;5.在讨论计划与预算方案时,我必须争取更有利于我们部门的方案,否则奖金少了如何回去向大家交代?2.3员工的困惑:1.部门做计划预算时从不征求我们的意见,我只是一个打工的,公司的战略目标、部门的战略目标和我有何关系呢?我们从来都是让干什么就干什么,被动地完成自己的工作;2.干好干坏有区别吗?拿多拿少不都领导说了算吗?到年底谁知道我能拿多少钱呢?!3.公司未来的前景如何?领导看重我吗?我现在如何学习与成长,才能有更好的发展?3.为何同一行业内企业之间的绩效差异会如此巨大?3.1.著名的绩效差异之谜:3.1.1于年,美国经济学家D.C.Mueller对~年家美国制造业企业的持续盈利性进行了统计研究。他把样本企业分为两组:一组是高利润组,其税后资产收益率(ROA)平均值比一般同类企业高出%;另一组是低利润组,其税后资产收益率(ROA)比一般同类企业低%。3.1.2鲁梅尔特(Rumelt)80年代的研究表明:“产业长期利润率的分散程度比产业间的分散程度要大得多”。事实上,产业内分散程度比产业间的分散程度要大3~5倍。3.1.3理论界普遍认为:绩效差异源于竞争优势,即超高盈利企业相对超低盈利企业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3.2研究表明:产业结构只能决定绩效差异的5%~15%,而核心能力可以决定绩效差异的85%~95%3.2.1竞争优势外生论对绩效差异的解释。波特认为:①产业结构决定了产业长期盈利能力或产业吸引力;②产业内企业的相对竞争地位决定了竞争优势的大小;③而市场竞争地位可通过一体化、战略联盟与差异化定位来取得。3.2.2竞争优势内生论对绩效差异的解释:90年代的资源与能力理论认为企业不可模仿、难以复制、能创造独特顾客价值但无法通过市场购买得到的独特资源和核心能力是企业超额利润与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3.2.3鲁梅尔特和Rquebert、Phillips、Duran()的研究表明:产业结构只能解释企业间绩效差异的5%~15%,而独特资源与核心能力可以决定绩效差异的85%~95%。企业虽无法掌控产业结构产生的竞争优势,但完全可以自己掌控核心能力创造的竞争优势。4.企业创造10倍速增长的条件与途径:4.1既然核心能力决定了企业绩效差异的85%~95%,那特定企业的核心能力具体到底应该是什么?通过什么途径来持续打造?不过,核心能力的具体化与量化评价目前理论界还未解决,核心能力在全球商学院还作为抽象的概念进行讲解:如,核心能力是一组能力组合起来的能力,它能创造差异化优势,而且是竞争对手难以复制模仿的能力;4.2“不能描述就无法评价,不能评价就无法管理”。为解决这一世界性难题,创越早在08年创造性的提出了:①“创越战略肆力模型:核心能力具体化的创造性模型”;②“创越战略能力/核心能力量化评价模型”;③“新一代平衡计分卡模型:战略能力平衡计分卡模型”;4.3通过对10倍速增长的世界卓越公司的系统研究,创越创造性地提出:“双核心能力打造卓越企业模型”以及“基于双核心能力打造的战略管理模型”;4.4根据创越肆力模型,双核心能力无外乎三大战略业务能力的其中之二,各战略业务能力均为跨部门的整合能力。双核心能力打造可通过:①利用特色的战略能力平衡计分卡KPI或OKR设计实现跨部门的自发整合;②基于客户目标达成的创新与价值链重构;③利用企业文化、跨部门的团队建设与领导力来强化双核心能力;④与各区域“带头大哥”及相关领域优秀企业建立战略联盟;⑤并购整合;⑥构建强有力的研发、供应链与客户管理等战略能力管理系统;⑦整合战略能力BSC与OKR,构建强有力的“战略规划+年度计划+全面预算+绩效管理+计划预算调整+年度战略调整”滚动调整的动态战略管理系统,持续强化双核心能力;4.5持续10倍速增长有公式可循,即:价值10倍速增长的战略规划×强有力的战略执行系统×勃勃雄心的第五级经理人与A类人才队伍×学习型组织五项修炼×充足资金支持=打造超强双核心能力×商业模式快速复制=(提升现有市场/客户份额+开拓高价值新区域/新客户+开发新产品与服务+开发新营销渠道(线上线下全网营销)+并购与战略联盟)×超强的战略执行力=持续10倍速的价值增长。4.6其中,“价值10倍速增长的战略规划×强有力的战略执行系统×学习型组织五项修炼”是组织充满活力与资金充足的根本保证,因此是企业创造10倍速增长的重中之重;4.7通过持续10倍速价值增长的战略规划,确定:①通过产业结构卡位与进入壁垒设置,打造卡位优势;②通过优选高价值细分市场与客户群,确定差异化战略定位与未来应打造的独特顾客价值,抢占顾客心智中的独特位置,打造差异化优势;③通过设计关键核心,冲破聪明人的思维盲区,打造让对手不愿或无法复制模仿的10-倍潜力的差异化优势;④确定具体的双核心能力及其10倍速提升的战略路径;⑤制定价值10倍速增长的战略目标及其实现途径;4.8战略决定命运,战略决定成败!如果经理层从不讨论从没做过战略规划,企业就没有系统的战略思维能力,失败将在所难免,但如果企业经理层具备战略思维能力,即使制定的战略有所偏差,企业也可能及时发现及时补救;5.如何构建强有力的滚动调整的战略管理系统,打造超强双核心能力,铸就持续10倍速增长?5.1借助“新一代平衡计分卡:创越战略能力平衡计分卡模型”构建最强有力的动态战略管理系统5.1.1平衡计分卡被年《哈佛商业评论》评为过去75年来最强有力的战略管理工具。5.1.1.1“平衡计分卡”于年由罗伯特·卡普兰与戴维·诺顿正式提出,并陆续出版5本专著。平衡计分卡不仅是业绩评价与绩效管理的革命性工具,既能评价当前绩效又能评价未来绩效,而且是解码战略、评价战略与管理战略的最强有力工具,早已风靡全球并被广泛运用;5.1.1.2平衡计分卡在中国:自03年罗伯特·卡普兰来上海做“平衡计分卡高峰论坛”后开始兴起,最初HR人员比较热衷,以绩效考核工具在企业推行,出现许多问题,究其原因是:①好多企业没有清晰的战略,设计的平衡计分卡并没聚焦战略;②对平衡计分卡的理解仅停留在四个层面的KPI上,没真正理解其背后的战略逻辑;③很多对平衡计分卡一知半解的人强调平衡计分卡应自上而下分解战略目标,但应该如何分解不得而知,其实平衡计分卡也必须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结合制定,而且公司级目标有四个层面、部门级目标最多只有三个层面,部门级与岗位级目标必须以自下而上为主,结合公司级目标来制定;④对有些企业来说,由于战略不清晰,平衡计分卡四个层面的战略目标太多,难以聚焦,KPI的选择与权重设计没有突出战略重点;⑤个别极不负责任的咨询公司帮企业实施平衡计分卡时,仅提供指标库,未根据企业问题与战略设计定制化的KPI系统;⑥企业过去管理太过粗放,刚开始就用太多的KPI感觉很麻烦,其实刚开始只引入少量关键KPI即可;⑦企业一把手未给予足够的支持,其实老总的决心、恒心与毅力特别重要;5.1.1.3传统平衡计分卡模型确实存在:①平衡计分卡既然是战略管理工具,作为战略核心理论的核心能力,如何描述与评价核心能力,发明人从未做过解释;②如果死守平衡计分卡的四个层面,确实无法层层分解/累加与横向比较;③如果不能活学活用的话,确实会出现指标过多,无法聚焦优先事项与战略重点;5.1.1.4新一代平衡计分卡:“创越战略能力平衡计分卡模型”,不仅能描述评价核心能力,解决战略规划中的难点“打造双核心能力问题”;而且能解决层层分解/累加与横向比较问题,能抓住战略重点:“双核心能力”,定期与对手比较双核心能力的强度;5.1.1.5利用新一代平衡计分卡模型:战略能力平衡计分卡,能有效构建“战略规划+年度计划+全面预算+绩效管理+战略审核与计划预算调整+年度战略审核与调整”的动态战略管理系统,打造超强双核心能力,铸就持续10倍速增长;5.2利用OKR“目标与关键结果”管理法,构建强有力的战略管理系统5.2.1OKR英文为:ObjectivesandKeyResults,即“目标+关键结果”,70年代由英特尔总裁安迪·格鲁夫提出并日趋完善。内容包括:①公司级OKR由愿景与战略导出,奉行“少即是多”原则,聚焦关键战略目标;②部门级OKR与员工OKR由各部门结合公司OKR讨论确定,即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以下为主;③OKR制定时需上下左右对齐,确保形成合力;④OKR的数量:一般2-5个目标,每个目标2-4条关键结果;⑤OKR的分值计算:1.0为极富野心几乎不可能实现的结果(谷歌规定10倍速增长),0.7为虽然很难但可以达成的结果,0.3为正常努力都可达成的结果;⑥每季度对OKR进行评估并修改,季中有审视,周例会有管理;⑦目前大多数硅谷企业没有将OKR直接与绩效薪酬挂钩,OKR只作为绩效评价的参考,如何与薪酬链接取决于公司文化;5.2.2硅谷风险投资公司凯鹏华盈合伙人约翰·杜尔年将在英特尔学到的OKR管理法带到谷歌,OKR成为谷歌的首选绩效管理工具,帮助谷歌取得10倍速增长与巨大成功;5.2.3谷歌风投合伙人瑞克·克劳年发布谷歌应用OKR的视频,OKR逐步风靡全球。截止目前,OKR被数以千计的企业所采用,硅谷的一些企业,如:领英、推特、星佳(Zynga)更是大加推崇;5.2.4OKR因简单易懂,聚焦关键目标与关键结果,侧重于挖掘员工的主动能动性,特别适合于初创公司、以研发为主的创新性公司(或研发部门)以及互联网企业、项目制企业等,因此被硅谷企业极为推崇。但在中国遭遇困境,因为:①中国企业大多数没有战略,即使是初创企业,很多老板没有追求与梦想,创业目的仅仅为赚钱,而非使命或愿景驱动,很难确定立足长远的目标与关键结果;②很多员工因既不了解公司愿景与战略,也从没思考过部门目标与个人目标,平时只是被动地完成任务,因此在讨论时很乱很散,难以聚焦到真正关键的战略性目标与关键结果上;③中国应试教育与管理教育没有告诉人们从战略角度,将管理各学科整合一体来思考问题,因此大多经理层与员工都从各自职能与利益角度思考问题;④中国人大多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缺乏梦想与使命驱动,主要追求个人的“短期利益”,很少有像谷歌所谓的“创意精英”那样,能不用任何激励与指令就自发的全身心地去追求目标与关键结果的实现,如果不与股权激励或薪酬激励紧密结合恐很难实行,当然,具体激励方式应视企业文化而定,不能机械地模仿谷歌等硅谷企业;5.3平衡计分卡与OKR的区别与联系5.3.1OKR是目标及其关键结果,而平衡计分卡不也是企业在四个层面每个层面的战略目标及其关键结果指标吗?因此,OKR的KR与平衡计分卡的KPI是完全一样的,只是叫法不同而已,而且二者都属于目标管理系统;5.3.2平衡计分卡是企业战略管理系统的框架性内容,其目标与关键结果比较系统完善;而OKR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