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笋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程序员生态观察我们新程序员小编的首发来稿
TUhjnbcbe - 2022/3/4 17:56:00
一提到程序员,你会有哪些刻板印象?随着互联网行业近些年的迅猛发展,以及与其他行业的深度融合,程序员群体早已成为社会当中一股重要的中坚力量。然而,社会大众对于程序员的认知似乎并未随着程序员圈子的扩大而变得丰富。

每位程序员当然也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毫无疑问会具有人性所特用的复杂性、多样性,并且这种特性会在其职业生涯发展的不同阶段,有着不一样的呈现方式。

下面,我们不妨以当下炙手可热的互联网大厂为例,选取几个颇具代表性的程序员,尽可能地深入探寻他们在不同职业生涯阶段的成长经历、人生滋味,以此来观察和理解他们背后所代表的世界。

01实习生FF是华中某高校的计算机应届毕业生,循着大部分师兄师姐的轨迹,毕业的前一年春季,便开始疯狂地海投简历,试图抓住所有互联网大厂的暑期实习机会。在仓促地经历了几轮大厂宣讲会、技术面试以后,F手头仍然没有收到一个offer,心态难免有些失衡,压力也开始大到让自己有些吃不消。尽管这两年社会对于「」「大小周」的讨论让不少人开始审慎地看待程序员这份工作本身的合理性与性价比,但是对于尚未走出校门、还没经历社会锤炼的毕业生们来说,高薪、自由、弹性、处于技术前沿的互联网研发岗,依旧是找工作的首选,甚至很多与计算机领域无关的一些专业毕业生,也都纷纷『自学转码』。就在F结束面试一个月以后,开始准备放弃暑期实习,专心备战秋招的时候,北京某互联网大厂从候选人池子里面又把他捞出来了。面对意料之外的机会,F当然没有犹豫,果断地接受了实习的offer,奔赴北京。入职当天,经理通常会给新人安排一位导师,有的公司也叫mentor。在与导师1on1的过程中,F大概了解了公司的业务以及团队的技术和业务架构,同时也收到了大量的新人文档和PPT,开始像海绵一样,大量地吸收公司的一切。实习当然绕不开租房,因为只短租3个月,F来京租房的过程并不顺利,最后是在离公司一个半小时车程的郊区租到了一个单间。来回将近3个小时的通勤时间,F为了充分利用好路上的时间,还买了一些付费的面试课程,尽可能地为即将开始的秋招做好准备。F在学校期间的编程方向是C++,但是来了公司实习以后,才发现所在团队的岗位主要是PHP,心里还是有一些落差。整体来说,F的实习工作,并没有像正式员工一样满负荷的高速运转,偶尔在完成了导师交代的任务以后,仍然可以忙里偷闲地刷刷leetcode网站上面的算法题,实习与准备秋招,一个都不落下。转正offer当然想要拿,秋招offer也要冲一冲,F精心地打着自己的小算盘。02毕业2年的程序员X这是X毕业进入公司的第2年,顶着校招生的光环,从刚毕业进入公司时的一张白纸,到逐渐成长为团队的研发骨干,X在目前的岗位上越发得心应手,经理也开始放心把刚进的新人交给X指导。在度过了最开始的快速吸收和成长时期,面对日益重复和繁琐的业务需求时,X明显觉得自己的成长放缓了。无论是技术视野,还是业务理解能力,X变得越来越不满足,也第一次有了想去外面看看机会的想法。互联网流行「金三银四」跳槽季,X经过一段时间的面试准备以后,开始打开某招聘APP,准备开始面试。抱着增加面试经验、对知识查漏补缺的想法,X一面完成高强度的日常工作、一面马不停蹄的参加面试,「骑驴找马」的面了不下十家公司,最后有几家到了最后聊offer的环节,X开始认真反思跳槽的意义。“我是真的想跳槽吗?”“我跳槽以后就能真正解决我当前遇到的问题吗?”“跳槽以后,我还能遇到现在这么好的老板吗?”外面眼花缭乱的面试信息,看似充满了无数的工作机会和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可能并没有几家。很多问题,换一个地方,其实并不能解决本质问题。职业生涯的不确定性在带给我们自由和机会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很多焦虑。在现代社会,我们有了选择职业的自由,也因此伴随着失业的自由。X本质上不想过度地陷入到内卷的浪潮里面,适当与日常工作保持距离,偶尔抽离地来看待自我、工作、生活、社会的关系,可能是X比较喜欢的一种人生态度。03毕业4年的程序员LL是17年毕业进入公司的,到今年刚好四年。能在一家公司持续待四年,在浮躁不安的互联网行业,显得尤为可贵。L可能是为数不多能把平凡生活过的非常有趣的女程序猿。摩托车、汽车、滑雪、露营、冲浪……从寒冬到夏日,基本上L的每个周末都可以与好玩的事情相伴。L从来不会牺牲自己的时间,去博取世俗意义上的更快、更好,但遇到自己喜欢的事情,就会开始刹不住。从第一次见别人骑摩托车,各种掉头玩骚操作,到自己报驾校,上网找车,只不过也就一天的时间。每个人的价值排序不同,不是所有人都愿意用舒适、用快乐、用好玩的东西去交换成功,而追求舒适、从容、快乐也未必是什么罪过。04毕业十年的程序员ZZ在去年年底的时候,选择辞去了当时的研发经理。很多人,包括我在内,都不太理解,为什么不等过了年拿完年终奖再走。Z给我的回复是,过完年自己就35了。35岁的焦虑可能是大部分工作十年以上的互联网老兵迈不去的坎,如果一个程序员在经过这么多年的工作以后,仅仅只是单纯地完成了技术经验上的积累,而没有在通用的底层逻辑、项目管理上面积累一定的认知,往后的前途就比较堪忧了。Z刚刚进入公司的时候,正好是整个移动互联网刚刚兴起,做为最早一批伴随移动互联网成长起来的程序员,放到如今的互联网人才市场,显然是抢手的高阶人才。然后,越高阶的level,跳槽的时候往往会更加慎重。职级、团队规模、业务方向、岗位的不可替代性与稳定性,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毕竟,肩上背负的房贷、膝下孩子的教育成本、老人的赡养,容不得工作有太大的不确定性。05外包程序员A为了减少用人成本,互联网大厂或多或少会招聘一些第三方外包公司输送的程序员。这些外包直接与外包公司签订用人合同,五险一金按着最低标准发放,往往没有年终奖和节假日福利。A尽管是一名外包,但具体从事的工作,大体与正式员工并没有什么区别,然而,日常在公司遇到的一些隐形歧视,偶尔还是会刺痛A。公司会在很多方面,有意或无意的对正式员工和外包进行区分。正式员工的工卡是白色的,外包的工卡是蓝色的;正式员工的工号是以M开头的,外包的工号往往是以N开头的;节假日的很多礼品并没有外包的一份;节假日加班,也不会有相应的3倍工资等等;因为是招外包,公司在招聘标准上面,其实降低了很多。在招人困难的一段时期,招人的标准甚至可以简单概括为:「能干活、沟通无障碍」,低标准招人带来的问题也显而易见,产品交付的质量,会经常受到业务方吐槽。A学历不高,自知在这里转正也无望,心里想着凭借自己在大厂的工作经历,能出去谋得一份正式编制的机会。但事情往往没有这么简单,从这里出去,又是从另外一个地方开始新的轮回。结语中国互联网起步至今也不过20余年,因为行业的年轻,我们尚未完整、批量地看到一个个个体从毕业进入互联网,一直持续到退休的职业生涯发展路径,包括很多中年程序员以后未来的出路和发展方向如何,都是整个行业的不确定性。

编辑阿北

这是我们收到的第一篇同人编辑来稿??,从中可以一窥程序员宇宙是什么样的。我们会发现程序员这个群体,既有着他们的特殊性,也有着和其他岗位上奋斗的年轻人的相似性。我们皆生活在同样的社会大背景下,有着相似的生活压力、成长历程、感受、情绪和行为,有自己的迷茫、探索、喜与忧。我们希望在「自由漫谈初版社」展现的,正是我们身边年轻人的成长历程和探索过程,留下我们这一代人的印记。

编辑阿楠

翘首以盼到了一个新编辑哈哈,新编辑本身也是个程序员,由他执笔的程序员描述也是比外行人看起来更深刻。由此可见程序员这个职业也是颇多才多艺,写得了代码也写得了文章。

内卷一词最早就是从互联网行业出来的,直到现在互联网依然是卷中之王。程序员们拿着比同龄人更高的收入,也承担更大的压力以及随时切换风口后被裁员的风险。进了这个行业的同龄人从来不敢认为自己进了大厂就是端上了金饭碗,一边焦虑一边成长。

各个公司、各个行业其实也都是围城,随时保持一份心态平和与大脑清醒,才能在得失之间更从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程序员生态观察我们新程序员小编的首发来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