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过这种经历:创造模式中下雨的频率仿佛更高,刚用clear指令清除,没过一会又开始下雨,这究竟是为什么?
在此之前,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知道是什么在控制MC的天气变换吗?
在游戏中有一个“raintime”的数值,它便是负责控制天气变化的。你可以将它理解成一个沙漏,而“raintime”则是沙漏中的沙子,当沙子全部掉落之后便会下雨,相当于一个倒计时器。
但是这个沙漏的沙子并不是匀速掉落,有时快有时慢,因此它并不是一个固定值,快则10分钟,慢着分钟!
在《我的世界》中每次下雨持续时间为3到13分钟不等,玩家可以通过睡觉直接使天气变晴,就如同你将沙漏翻转过来重新开始计时。请注意,玩家只有在下雨的时候睡觉才会重置“沙漏计时器”,所以不会导致一直是晴天的状况发生。
另外,雨雪天其实共用同一个计时器“raintime”,因为两者同出一源,只是根据温度的不同所展现的形式也不同。
而温度也是很多MC玩家所忽略的概念,0.15是雨雪天气的分界线,低于0.15会下雪,0.15-0.95之间则是雨天,高于1的温度则属于不会下雨的干旱区域,如沙漠。
温度又与高度有直接的关系,y=64是游戏的默认海平面,在此基础上,高度每增加一米,温度便会降低0.,当然具体计算还要结合生物群系的种类,不同群系具有不同的基础温度。
除了雨雪天气外,《我的世界》中还存在着雷暴天气,它也有专属计时器,而且随机数值更大,相当于比下雨计时器更大一号的沙漏。此外,雷暴计时器归零时并不会百分百出现雷暴,它有一个前提条件:此时天气正处于雨雪天。
因此雷暴是一种比较少见的天气,平均而言,一个游戏世界如果没有玩家的人为干扰,那么它将有9%的时间处于雨雪天气,而雷暴天气仅占0.8%。
那么raintime的数值究竟由什么来决定?由于raintime是一个完全随机的数值,无法通过某种计算公式来得出它的具体数值。
但是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特性:raintime的初始值与种子有关,同一个种子创建的两个世界,在无人工干扰的情况下,出现天气变换的时间节点是一致的。比如第一个世界在游戏10分钟后开始下雨,那么第二个世界也是如此。
但仅限第一次,随后由于雨天持续时间以及停雨时间全是随机,所以两者无法继续保持同步。
最后来解释一下“创造模式下雨更频繁的问题”,下雨时玩家总会用/weatherclear来将天气设为晴天,正是这种行为导致下雨天频繁的出现。
因为在《我的世界》java版本中,切换天气的正确用法是:
/weather(clear丨rain丨thunder)持续时间
很多玩家都忽略了持续时间(甚至很多人都还不知道),当玩家没有指定持续时间时,系统会默认为5分钟,换言之,当你直接使用/weatherclear时,晴天只能保持五分钟,随后天气便会变换,这便是创造模式会频繁下雨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