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出品方/作者:天风证券,刘章明、孙海洋)
核心观点:
IT产业快速发展人才缺口大,职业培训需求快速成长
我国IT产业收入利润规模不断扩大,从业人员薪资待遇领跑全国,就业吸引力强。根据工信部,年我国软件产业收入规模达8.2万亿元,五年复合增速13.8%。年我国IT行业从业人员万人,19年IT专业从业人员平均工资18.7万元,位于全国第一。根据中国就业研究所,年IT/通信/电子/互联网领域以25.1%的比例成为毕业生最想进入的行业。
全产业链前端普及、后端升级趋势下,人才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状态。后端方面,大数据、人工智能产业加快发展,高端核心IT人才缺口大,根据智联招聘,我国信息基础设施产业核心技术人才缺口达万,缺口较大的岗位以软件开发类为主,多为5G、大数据等领域的通用人才。前端方面,信息技术发展带动其与各行业深度融合,数字商业、数字娱乐兴起创造大量泛IT新岗位需求,UI/UE设计师、新媒体运营等招聘需求激增。
学历教育重理论轻实践,人才市场“就业难”、“用工难”共存,IT培训衔接企校。用人单位普遍倾向雇佣1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求职人员,高学历无法改变企业偏好。IT培训紧随行业发展趋势,推出软件开发、网络推广、网络运维、软件测试、游戏开发、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等培训,深受求职者青睐。
需求广供给散,品牌机构成长空间大
受宏观环境渐变影响,我国IT培训历经以北大青鸟、达内科技为代表的“软件蓝领”培训阶段和“营销驱动”两大阶段,目前行业进入百花齐放状态,机构间课程互补+竞争,促进行业良性发展。1)达内教育Java及数字艺术课程为公司成长提供动力,渠道拓展+双师教学模式下公司在-年快速发展,后遇经营效率降低关闭部分成人中心,目前数量稳定在个;公司15年推出童程童美进入K12领域。2)传智教育重研发及口碑,全直营经营,致力于培养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制造等数字化高精尖人才和数据分析、网络营销、新媒体等数字化应用人才,自研教材能力突出。3)千锋教育与国内2万余家IT企业建立人才输送合作关系,全面参与高校新工科建设,深度与校企合作模式下,学员平均就业薪酬显著高于同行。
中公教育模式优渠道广,发力IT培训有望成为标杆
中公旗下优就业教育品牌,课程覆盖Java开发、Python+人工智能、大前端(H5+小程序+服务器渲染)等。中公教育已在个地市开设个直营分布和学习中心,遍布全国的教学网点直接触达潜在需求;强有力的品牌支撑中公教育通过自有渠道完成宣发,全方位产品矩阵帮助公司实现人群复用,降低获客成本。强模式、强研发、强教学加持下,中公优就业产品线丰富,提供不同的课程内容细分方向及班型等选择,满足不同用户需求,并通过就业指导、生活保障等增值服务提升学员满意度。
1.IT产业快速发展带动人才需求,培训行业伴随产业需求快速成长
IT人才从大的结构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IT核心人才,一类是泛IT应用人才。我们认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产生大量IT核心人才缺口,企业泛IT化发展发展创造了大量泛IT人才需求。受下游产业人才需求带动,IT培训市场空间广阔。
1.1.IT产业发展快,人才需求强劲
计算机信息技术(IT),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
1.1.1.IT软件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从业人员薪资领跑全国
新世纪以来,我国软件产业发展迅速,行业收入及利润规模不断扩大。根据工信部统计数据,-年,中国软件行业整体收入由年的亿元增长至年的81,亿元,整体利润由年的亿元增长至年的10,亿元,20年间收入和利润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26.4%和24.1%,近5年收入和利润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3.8%和13.1%,整体来看行业从高速发展期逐渐步入稳步增长期,近五年行业规模增速基本稳定。
IT软件行业从业人员数量增速略低于行业收入利润增速,利于行业平均薪酬水平进一步提升。从IT行业从业人员数量的变化来看,年-年我国IT行业从业人员数量由29万人增加到年的万,平均每年增加34万人。整体来看,IT软件行业从业人员数量增速略低于行业收入利润增速。随着行业内企业整合及内部管理完善,企业效率进一步提升,公司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进一步提高,高门槛有利于行业平均薪酬水平进一步提升。这一时期,各公司由单纯的对IT人员的数量需求变成对高素质、高技术、高创新性人才的需求,高门槛有利于行业平均薪酬水平进一步提升。
薪资待遇是求职者用以衡量目标工作的重要标准之一,IT从业人员平均薪资位于全国头部水平。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年IT技术人员平均薪资为18.7万元,-年薪资数据稳定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9.41%。据中国就业研究所统计,IT/通信/电子/互联网领域以25.1%的比例成为年毕业生最想进入的行业。
1.1.2.后端:大数据、人工智能加快发展,高端核心IT人才缺口大
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近年来,《中国制造》(国发〔〕28号)、《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40号)等文件相继印发,IT行业获得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年,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国发〔〕28号),提出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重点领域;同年,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40号),提出推动互联网由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拓展,加速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围绕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关键环节,积极培育新模式新业态,强化信息技术产业支撑;年、年,国务院分别发布了《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和《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加快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
疫情凸显新一代信息技术必要性,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性进一步提升。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疫情防控、疫苗新药研发、无人生产、远程运维、居家办公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凸显了新一代技术发展的必要及紧迫性。对比我国“十四五”和“十三五”规划,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目标进一步提高,从15%提高到17%,力度从“支持”升级为“聚焦”。
驱动力一:大数据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年中国大数据行业研究报告》估计,年全球大数据市场规模在亿美元左右,中国大数据产业规模在亿左右。随着物联网、电子商务、社会化网络的快速发展,全球大数据储量迅猛增长,成为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基础。伴随大数据政策出台,地方政府相继成立了大数据管理机构,促进大数据产业发展。随着大数据产业链的逐渐完善,大数据应用层次逐渐深入,大数据专业人才需求随之增大。
驱动力二:人工智能
截至年底,我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超过2,家,各地政府出台人工智能相关政策多项。根据人工智能公司ElementAI发布的《年度全球AI人才报告》,全球人工智能从业人员数量有所增加,但人才缺口仍然较大,企业普遍反映缺乏人工智能人才。随着人工智能在各个行业应用的不断深入,人才需求会越来越大。
目前,我国IT核心技术人才缺口超万,多为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人才。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智能终端、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与各产业的深度融合形成的各行业信息化、互联化趋势,IT产业应用领域将更广泛,IT相关岗位的人才需求将进一步增加。
1)根据《智联招聘年新基建产业人才预测报告》,年底我国信息基础设施产业核心技术人才的缺口将达到万人,缺口较大的岗位以软件开发类为主,包括Java开发工程师、软件工程师、Android开发工程师、高级软件工程师、IOS开发工程师、Web前端开发、嵌入式软件开发、互联网软件工程师、系统架构设计师等,多为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各领域的通用人才。
2)根据华为与中国软件行业协会等联合发布的《中国ICT人才生态白皮书》,年信息技术产业人才总体需求缺口达万,未来70%的ICT人才将集中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
1.1.3.前端:数字商业、数字娱乐兴起,创造大量泛IT新岗位
随着IT产业和各产业的深度融合形成的各行业信息化、互联化趋势,IT产业应用领域将更广泛,IT相关岗位的人才需求将进一步增加。数字商业、数字娱乐、传统行业的互联网改造的普及过程创造新兴的岗位需求,要求从业者掌握一定的编程技能。
数字商业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