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佳靖林子人
编辑
林子人
1水之域
展览时间:2月28日-6月5日
展览地点:浦东美术馆
门票:10-元单人单次通票/-元家庭(2大1小)单次通票
《鲈鱼面具》法国凯布朗利博物馆图片来源:浦东美术馆
浦东美术馆年度首个全新大展“水之域”为上海观众带来来自法国凯布朗利博物馆和弗朗索瓦·施耐德基金会的余件珍贵馆藏。凯布朗利博物馆是法国第四大博物馆,以收藏和展示非洲、亚洲、大洋洲和美洲艺术闻名。此次展览围绕生“水”这一主题,展出从古至今各大洲艺术家与匠人创作的考古学物品、仪式面具、神像、雨披、土耳其浴用具、渔具、当代艺术等,展现生命之源如何塑造、影响人们的生活、信仰与关切。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览是浦东美术馆第一次呈现历史文物,部分展品甚至可以追溯到千年以前,比如一件出土于墨西哥,距今已有年丽水的赤土陶器——它是一件阿兹特克文明中的洛克雨神雕塑。
奈良美智
展览时间:月5日-9月4日
展览地点:余德耀美术馆
门票:元
奈良美智《甜蜜家门》,*麻上丙烯裱于木板.5×.5×4.8cm艺术家收藏,YOSHITOMONARA图片来源:余德耀美术馆
此次展览由余德耀美术馆和洛杉矶郡艺术博物馆(LACMA)策划,并与奈良美智和策展人吉竹美香紧密合作,呈现70多件绘画、雕塑、陶瓷、装置以及多幅纸上作品,包含大量首次展出的手稿,全面回顾艺术家跨越7年的艺术生涯。这不仅是这位出生于年的日本艺术家在中国大陆的首次个展,也是他在世界范围内首次大规模回顾巡展。
展览从追溯奈良美智早年的生活开始,进入首个展厅,首先印入观众眼帘的是布满整面墙壁的音乐专辑封面,暗示了音乐对艺术家的重要影响。事实上,音乐、文学、童年记忆以及在德国的求学和生活经历(-0年)都给予了奈良美智无尽的创作灵感。回顾奈良美智的艺术生涯,我们也不难发现他创作中的种种变化。从最早期的涂鸦到逐渐其标志性形象的斜眼大头女孩,从画在展开瓦楞纸箱上的纸本作品到雕塑、陶瓷和装置,从简单的线条和色块到疫情期间糅合了多种色彩、朦胧如梦境般的大尺寸画作,奈良美智在不断挑战新的创作媒介、技巧,并对变动不居的世界做出回应。
在当下观看奈良美智的作品,反战与反核元素或许特别值得注意。奈良美智从小就感到自己与战争贴得很近并因此梳理了鲜明的反战态度。在创作于-年期间的“广告牌”绘画系列中有一幅题为《和平女孩》的作品,女孩踩在希特勒的头颅上,面露狰狞。奈良美智对此的解释是,““站在二十世纪最臭名昭著的独裁者身上,为什么和平女孩的脸上看起来有一种恶意?你越去思考和平是如何形成的,它似乎就变得越复杂。”
曾孝濂:画与相
展览时间:月5日-5月22日
展览地点:上海摄影艺术中心
门票:0元
红原鸡曾孝濂图片来源:上海摄影艺术中心
曾孝濂,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中国植物画第一人”。年退休后,曾孝濂全情投入植物画创作,他曾说过,“信手涂鸦一顽童,机缘巧合入画途,以腊叶标本为依据,为植物志画插图。世人多不屑一顾,我偏觉得味道足。既要坐得冷板凳,也要登得大山头。时而心猿意马闯深山老林,领略狂野之壮美;时而呆若木鸡静观花开花落,澄怀味象,感悟生命之真谛。动静之间寻觅灵感之沃土。以勤补拙,死抠硬磨,练就无法之法。凝花鸟树木于笔端,哄慰自己,也给观者留下些许回味。随意而安,尽力而为,平平淡淡,自得其乐。”
此次展览展出曾孝濂的40幅代表作。在上海摄影艺术中心举办植物画展览别有一层深意——绘画与摄影的关系究竟为何?照片能够取代静音绘制的图画吗?曾孝濂的绘画笔触细腻写实,近乎复刻般将植物与动物付诸笔端。在摄影技术还未发明的时代,绘画是动植物学家记录、研究的重要媒介。而到了今天,即使摄影纪实技术日臻完美,植物科学画家们的勤勉与技巧依然值得钦佩。除了曾孝濂的作品以外,此次展览还展出荒木经惟、刘野、乔瓦尼·欧祖拉(GiovanniOzzola)等国内外艺术家的作品。
想象与真实——十九世纪欧洲铜版画中的晚清帝国
展览时间:月8日-4月5日
展览地点:上海鲁迅纪念馆
门票:免费
北京圆明园正大光明殿图片来源:上海鲁迅纪念馆
-年,马葛尔尼伯爵率领使团,首次代表英国访华,欲与大清帝国建立外交关系、开放贸易。使团雇佣了画家威廉·亚历山大(WilliamAlexander)作为制图员随行,在华期间他绘制了一批关于中国的插画。此后,随着中国向西方缓缓打开大门,以及画报、杂志在西方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西方人画下他们看到或想象的中国,这些图像由此构成西方人对晚清帝国的视觉印象。
此次展览由上海鲁迅纪念馆和宁波中国港口博物馆共同举办,展出宁波中国港口博物馆所藏年出版的托马斯·阿罗姆铜板画集《中国:那个古代帝国的风景、建筑和社会风俗》中的90件铜版画,以及上海鲁迅纪念馆馆藏鲁迅相关欧洲铜版画书籍9册。这批铜版画囊括了诸多中国的标志性场景,例如北京圆明园、长城、北京西直门、端午龙舟会、定海妈祖庙、运河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鲁迅在中国美术事业特别是新兴木刻运动中发挥过重要作用,本次展览因此也是对鲁迅大力提倡新兴木刻运动的回顾与传承。鲁迅早年埋头阅读《西游记》《三国演义》《封神演义》《聊斋志异》等小说,临摹插图;后来费劲心力收集了欧洲和日本等国的版画作品,并将珂勒惠支、梅斐尔德等欧洲优秀版画家的作品介绍到中国,认为他们的作品“是很值得美术学生和爱好美术者研究的”。
注:目前上述场馆都暂时关闭,重新开放时间待定。
奥斯汀·李:人间乐园
展览时间:2月1日-5月8日
展览地点:木木美术馆(馆)
门票:元
奥斯汀·李《哭泣宝贝》,,布面丙烯,图片由PeresProjects画廊(柏林)提供
美国艺术家奥斯汀·李代表了一种新的艺术实践方式:他首先在虚拟现实软件中进行创作,随后将其以实体的形式呈现为绘画、装置和雕塑。他认为,艺术与科技交汇的过程是非常自然的。人类擅长使用工具,而数字技术不过是新的工具。他希望可以运用这些工具来更好地理解他人,与他们产生共鸣。
在虚拟与现实的交融和转化中,展览深入探究了贯穿于艺术家创作中的重要问题:我们如何通过数字科技来诠释人类情感,而科技的进步又如何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的感情深度?这在《哭泣宝贝》()和《火车眼泪2》()等作品中得到了诠释。“成长”作为本次展览的核心主题,不仅体现在奥斯汀的作品之中,也贯穿于整个展期内。他将在展览期间持续创作新的动画作品,并在展厅内循环播放。
遇见凯斯·哈林:后波普时代潮流艺术展
展览时间:月1日-6月1日
展览地点:遇见博物馆·inSpace
门票:元
凯斯·哈林的无题壁画作品,位于纽约曼哈顿上城区GraceHouse的楼梯间内
凯斯·哈林是活跃于年代的美国街头绘画艺术家和社会运动者,他的作涂鸦品带有浓厚的波普艺术风格,多为粗轮廓线,单色、空心的抽象人、动物等图案。年,他在纽约曼哈顿区休斯敦街的废弃墙面上创作了第一幅著名大型壁画,随后,他的涂鸦遍布全球。无论是德国乌尔姆敏斯特大教堂旁边的“吠犬”、柏林墙上手脚串联在一起的空心人,意大利圣安多尼修道院墙面上的《全世界》,还是西班牙巴塞罗那的红色线条涂鸦,如今都已成为游客必去的打卡地。
然而,随着哈林的公共壁画作品被逐一拍卖,人们能够亲眼见到真迹并打卡的机会越来越少。目前在纽约、比萨、乌尔姆、巴黎等地,散落着他仅剩的10余幅公共壁画,尽管在哈林看来,涂鸦艺术的永久性并不重要,其产生的那一刻就已经是永恒。
好奇女孩爱丽丝
展览时间:2月28日–6月11日
展览地点:U2美术馆
门票:元
“爱丽丝”的原型:爱丽丝·里德尔,朱莉亚·玛格丽特·卡梅隆拍摄,“罗马女神波莫娜”,蛋白银盐印相,。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伦敦。
“好奇女孩爱丽丝”由英国VA博物馆与U2美术馆联合呈现。展览通过近00件作品首次完整梳理了“爱丽丝”的文化价值。多年前的一个夏日午后,牛津大学教师查尔斯·道奇森带着同事亨利·里德尔一家的个小女儿在泰晤士河上泛舟。看着沿岸的风光和不时出现的小动物,道奇森灵光乍现,闪现出一个小女孩跟随会说话的白兔子掉入地下仙境,开启奇幻冒险的故事。后来,他以里德尔家二女儿的名字为故事的主人公命名,即“爱丽丝”。
年冬,查尔斯以笔名路易斯·卡罗尔(LewisCarroll)首次出版奇幻小说《爱丽丝梦游仙境》。至今,爱丽丝的故事已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制作了数百部影视娱乐作品,激发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想象力。本次展览跨越表演、时尚、艺术、音乐等领域,其中包括萨尔瓦多·达利为《爱丽丝梦游仙境》创作的一系列插画,重现奇诡绚目的“地下世界”;“波点女王”草间弥生以爱丽丝为创作源泉,启发人们用爱看待世界;前卫艺术家小野洋子创造的棋盘装置,展现爱丽丝从“棋子”转变为真正的“仙境女王”的过程……展览还将通过多媒体手段再现爱丽丝故事中的著名场景,让观众身临其境。
蜷川实花展:虚构与现实之间
展览时间:月19日-6月19日
展览地点:北京时代美术馆
门票:元
mikaninagawa,CourtesyofTomioKoyamaGallery
日本艺术家兼导演蜷川实花曾获得日本摄影界权威奖项之一“木村伊兵卫摄影奖”,执导电影《恶女花魁》(7)、《狼狈》()、《杀手食堂》()以及《人间失格》()等。“花”一直是她的标志,也是她创作路上永远的主题,她拍摄的花朵色彩绚丽且梦幻,激烈地表达着内心的精神世界。
本次展览以“虚构与现实之间”为主题,共有12个展示区域,展出近件艺术作品。其中包括蜷川实花一贯色彩斑斓风格的《永远的花》与《樱》,拍摄了许多名人与运动选手的人像摄影作品《PortraitsoftheTime》,跨出新领域的《美丽的日子》,海外首次展出的高人气区域ImaginaryGarden等系列作品,从多种不同的角度展现蜷川实花镜头下的无限可能。
安东到丹东:鸭绿江上的木筏、断桥与过客
展览时间:月1日-6月5日
展览地点:十点睡觉艺术空间
门票:72元
辽宁丹东位于东北亚中心地带,是一个由旧城(或旧聚集地)、铁路附属地(南满的满铁附属地与北满的中东铁路附属地)和商埠地(由开埠通商而划定的“原住民”与“外来者”进行自由贸易的区域)三部分组成的典型东北城市。从年前的“安东”到年后的“丹东”,这座城市起初以贸易、丝绸等手工业为先导,后成为轻工业明星城市,现在则作为网红旅游城市崛起。
此次展览聚焦于丹东的历史与当下,展现了不同时代的作者们基于丹东进行的小说、诗歌、绘画、摄影、影像、装置等创作。丰富的历史文脉使得丹东不仅成为进入东北的切口,也成为了一个国际化的、多文化交流与冲突的边界要塞。在展览中,观众将通过作者们各自独特的视角,拼合、重构、复现出一个个“地方景观”。另外,展览也将鸭绿江的空间地理微缩于展厅之中,尝试探讨地方研究与空间叙事的新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