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计时下
*ST宏盛重组迷局何时破
自\*ST宏盛(600817)4月9日暂停上市之日起,留给公司两大股东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如果重组在今年12月31日前没有重大实质性进展,不能恢复盈利,那么等待着的将是退市的结局。史上最烂变身香饽饽*ST宏盛2008年亏损达到28.14亿元,每股收益为-21.86元,创下中国上市公司每股亏损的最高历史纪录,被舆论评为史上最烂公司。
去年12月,公司前董事长龙长生因逃汇、虚假出资和抽逃出资三项罪名获刑。就是这样的一家公司居然成了香饽饽,遭到利益相关方争抢。今年2月,西安普明物流贸易发展有限公司以1.9亿元拍得*ST宏盛3359万股,控股27.6%成为其第一大股东,种种迹象表明,普明物流急切期望重组董事会,从而主导公司重组大局。前控股股东、现第二大股东宏普实业股权比例锐减仅剩523万股,股权比例4.1%,然而宏普实业不愿轻易交出控制权,并在近日公开披露已与本溪矿业签订了《重组意向协议》一位知情人士表示,*ST宏盛之所以成为香饽饽,主要是母公司负债并不大的表象所致。相对于1.28万总股本来说,2009年年报中*ST宏盛合并报表显示总负债约30亿,的确数目庞大。但不难发现,其中母公司负债仅约6亿,子公司负债约24亿,如果宏普实业主导重组,则宏普实业有可能会承担子公司负债中的大部分,即2亿多美元的负债。此外,上市公司6亿负债中金融负债仅1500万左右,宏盛本身还拥有2万多平方米的房产,这些因素才使得外界看中了这块相对干净的“壳资源”但实际情况也许并非如新入大股东普明物流想的这样简单。首先,2009年年报的巨亏让普明物流有些措手不及。相对于三季报仅亏损1107.20万元,最后公布的年报亏损竟然高达3.86亿元,直接将宏盛打入了暂停上市的队伍。其次,普明物流也许没有意识到宏普实业并非是出局的一方,其为子公司承担的2亿多美金负债并非是板上钉钉,如果负债解决机制无法达成一致,由普明物流主导重组将是困难重重。纷争之下谁来主导重组事实上,普明物流至今还未有较有实质性的重组方案提交至宏盛。从普明物流本身来看,其1.9亿资金均来自向西安高科示范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的借款,普明物流注册地为西安,注册资本为2000万元,自然人郭永明为其实际控制人,其主营业务为钢材、木材、水泥、装饰装修材料、机电设备、水电器材的销售、仓储、配送。2009年,普明物流营业收入仅为326万元,净利润9.19万元。其控制的核心企业西安紫薇大卖场发展有限公司,业务三年来也处于停滞状态;参股的运城市普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目前并未开展业务;另一家郭永明参股20%的公司宝鸡市兴龙矿业有限公司,业务也刚刚开展。知情人士指出,普明物流的入主多少有些仓促。在拍卖前对宏盛的了解也并非详尽,如果宏盛没有暂停上市,那么普明物流会有更多时间来寻找重组方,来掌控董事会。但是,仅存的数月时间可能会把普明物流逼入虽一股独大,却无法掌控公司的窘境。统计数据显示,*ST宏盛在暂停上市前几日,公司前100名股东持股数发生了大幅增加,且基本都经过了换手。毫无疑问的是,这些新进入的股东绝大部分是冲着重组概念而来,将对投票起到关键作用。粗略统计,排除普明物流的3300万股,宏普实业523万股,其余前98名股东共持有公司股份约2000万股。对于宏普实业而言,假设顺利与本溪矿业达成重组方案,要一举获得2/3以上通过也并非把握十足。但分析人士指出,如果普明物流投反对票,那么将是一个两败俱伤的结局,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也将无从谈起。因此,两大股东仍然有谈判的可能性。“和谈”或是根本之道据了解,宏普实业在去年12月已与本溪矿业开始接触,并就债权处理事宜进行沟通,目前进展顺利。如果该重组推进顺利,*ST宏盛将变身为矿山采掘上市公司。日前,舜东投资对*ST宏盛提出破产重整申请,法院已经受理,虽然宏普实业否认与舜东投资之间存在关联关系,但并没有否认舜东投资从宏普实业手中接过了对*ST宏盛的相关债权。宏普实业一位高管对表示,如果普明物流有合适的重组方,他们也愿意共同探讨可行性。直到现在,宏普实业和普明物流尚没有一个很好的谈判基础。如今宏普实业关注的两大事项一是法院破产重整的判决,这将是他们的最大的目标;其二是即将召开的股东大会,会产生新一届的董事会,这一届董事会应该是照顾各方利益的董事会。对于普明物流而言,想要掌握重组大权,只有在此次换届之时有能力控制董事会,如果得以成功,那么届时无论是公布更有实力的重组方,还是继续犹抱琵琶半遮面,都将在阳光下接受股东的审议。又获悉,在6月即将召开公司年度股东大会,届时无本届董事会会提出新的提名人选,新的提名人选既不来自宏普实业也不来自普明物流,而是可能会对重组安排有关键作用的专业人士。如果宏普实业或者普明物流都只关注一方利益的话,那么*ST宏盛就只有退市。受伤害最深的,也是最无辜的往往是上市公司以及中小投资者。从维护上市公司利益和广大股东利益的角度出发,两大股东进行“和谈”,或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