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设目标要求:
通过本次项目的建设,要求能支持规划的年度分解,通过规划可以直接创建目标和任务,同时目标与指标、自定标准相关联,通过与现有系统的对接,可实时对学校运行的质量数据进行采集、更新,通过分析目标与任务的达成情况用于领导决策。
1、院校根据学校章程依法制定五年发展规划,制定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规划,修订专业建设规划、课程建设规划,进一步明确发展目标,完善相关质量标准和制度。遵循办学规律,发布年度重点工作,落实任务到岗到人,依据目标达成度和任务执行情况实行绩效考核激励,并以此为依据开展自主诊改工作。在学校、专业、课程层面建立起有运行数据支撑的,完整且相对独立的自我质量保证机制,强化学校各层级管理系统间的质量依存关系,构建起多链贯通的质量管理体系,综合提升学校治理水平。
2、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首先打造专业、课程、教师、学生四个层面的目标链和标准链,其次,通过采集价值数据,最终实现实时掌握和分析人才培养主体工作状况数据横向纵向变化趋势,辅助决策,不断改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强化数据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目标管理与预警功能,督促学校整体提升教学运行和管理信息化水平,为公共信息服务、人才培养工作动态分析、教育行政决策、社会舆论监督提供数据应用。
(二)设计要求:
建设诊断与改进数据分析平台,需要考虑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要多维度自动实现数据的采集、画像和质量保证管理系统的建设。
建设基于学校现有的教务、人事、科研、学工等信息化设施基础,立足学校目前信息化现状,实现现有多个业务系统互通互联,针对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五个层面的诊断点,将诊改信息平台中最核心的教学业务系统产生的大量过程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分析、预警与改进,达到质量螺旋式持续上升,推动学校管理、服务和决策水平的提升,综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是从顶层设计方面要考虑到平台的先进性和扩展性应用。
本次建设主要是诊断与改进数据分析平台,但是在后续信息化的建设中还是要解决诊断与改进数据分析平台中数据来源的问题,其中学校管理层面的数据主要是由智慧校园的管理子系统自动产生或者录入系统,这部分数据源已经在本次项目建设中已经解决;教学业务流程中产生的大量过程性数据需要构建新的子系统来完成自动化的数据采集,其中教学业务流程的子系统需要覆盖专业分析与设计(职业能力分析)、专业管理、课程教学、质量监控与分析等多个教学业务环节。配套教学业务子系统的建立是诊断与改进数据分析平台具备持久生命力的关键要素,我们重点考察投标人在构建各个子系统领域的实力与建设经验,希望能提供后续产品的1年使用权。如果投标人有实力构建上述领域的子系统,将为本次建设的诊断与改进数据分析平台提供了强大的扩展性与生命力。
(三)技术路线要求:
投标方提供的平台和系统均要求采用B/S结构,可运行于Unix、Linux、windows等高安全性操作系统,系统不存在安全漏洞及后门。开发技术应采用JavaEE标准、组件技术及在数据交换上对XML的支持,使系统功能最优化,同时将整体系统内部在技术上的相互依赖性减至最低。具体要求如下:
(一)平台及应用系统软件必须遵循JavaEE的技术路线,采用Java编程语言和服务器端Java技术进行开发,业务应用系统和数据集成平台均需支持主流数据库管理系统(包括Oracle、Mysql、MSSqlServer)。
(二)采用面向对象的组件技术,着重于开发构成应用程序“业务对象”的可重复使用的组件,利用这些组件顺利地建立分布式应用程序。
(三)应用程序开发与运行结构要基于统一的技术开发平台的三层架构,即web服务器、应用支撑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
(四)能完成跨业务部门的业务流程和相对应的细颗粒度的分级授权体系。
(五)各应用系统要充分利用现有先进技术手段,采用相同的体系结构和运行平台,基于多层架构和组件技术,进行构建,做到系统结构层次清晰。所有应用逻辑、流程等都应当能够根据招标方要求的颗粒度进行封装。
(六)系统必须支持负载均衡,支持动态监测负载状况,具有自动对接可用资源进行并发检测、调整和分配等功能。
(七)支持基于校园网、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应用,支持主流浏览器(IE8.0以上、GOOGLECHROME、EDGE、火狐等)访问。系统页面要遵守HTML5规范。
(八)数据采集支持多种数据接口,能够提供数据库、文件系统、JMS、Web服务、API接口等多种接口方式。数据集成能够跨网段、跨防火墙,在不同网络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对敏感信息进行加密处理,保障信息与电子文档安全,本次建设系统将会上传学校大量的内部文档与信息,故投标方应提供电子文档安全的著作权证书。数据交换率达到k/s以上,支持大数据包及大文件传输,数据量大小不受限制。
(九)根据用户对应的指标库进行诊断数据分析后,可以得出被诊断用户的数据画像信息,而对于不同的层面与级别的用户是有不同的指标呈现的。
(十)由于本次建设系统涉及全校大部分重要数据与信息,所以系统的安全性必须充分保障,投标方应提供完整的信息安全保障策略方案,同时系统应满足可信安全网络部署,应提供可信安全网络著作权证书。
(十一)系统提供多手段、多任务数据采集,支持常态任务、定时任务、时点任务的任务发布,同时也支持自动抓取、表格导入、人工填表、数据同步等手段进行数据采集,对采集的结果数据支持人工审核与自动审核机制。
(十二)免费提供可授权的所有应用系统的调用接口(webservice),提供统一的数据格式(包括对外传输的数据格式,采集其他应用系统的数据格式)。
(十三)各种质量标准等规则信息能够自定义录入到系统中,每条规则、细则能够细化到具体的质量管理指标、标准值,并能够自定义设置满分、合格分、警告标识、判定公式、得分公式,由这些标准值或规则公式来衡量每个岗位、每项工作的完成情况。
(十四)各院部对本部门目标设置指标值后,系统通过抓取各业务信息管理系统的实时状态指标数据或录入指标数据,对比相应的目标值和标准(指标)值,对工作任务进行监控,同时记录该工作在每个时间节点的状态,进行过程监控。
(十五)在硬件条件支持情况下,系统应承诺保证全校所有师生并发使用可正常运行。
(十六)系统应当至少支持公有云、本地私有云两种部署方式。
▲一期诊断与改进数据分析平台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大数据基础平台、诊改画像平台、校情分析与智能决策平台、数据上报平台、系统管理后台等模块(见下表)。
基于我校诊断与改进的当前需求,还缺少对制度规划、目标标准、任务管理、诊断分析报告的深度分析与展示、应用。故本次建设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信息化平台将补充“两链”打造、任务管理、诊断分析报告的内容,同时能够与一期诊断与改进数据分析平台进行无缝对接,数据能够实现双向的流通。本次中标供应商需要自行联系一期项目建设供货商实现能够分析一期项目的数据字典、业务逻辑、指标字段等基础结构数据,并要求实现所有数据标准与诊断与改进数据分析平台项目统一。数据对接见以下内容说明:
1.接口
一期的诊断与改进数据分析平台后端使用java、Go开发语言,对于复杂数据结合以及基于基础数据之上经过数据集组装的数据,平台采用java提供的RESTfulAPI方式进行对接,若设计敏感数据同时考虑到等保要求,部分数据会通过HTTPS进行加密后传输,对接放需支持HTTPS加密证书。为了保障数据对接的稳定性,防止数据量和频率导致系统崩溃,接口对接一次性数据大小最大为5M。对于系统监控和告警数据对接需要通过Go语言提供的HTTP方式进行数据对接。
2.中间库对接
一期的诊断与改进数据分析平台使用MySQL数据库存储系统的基础数据和业务数据,对于一些基础数据无需通过数据集组装即可使用的数据,平台体提供中间库的对接方式,平台提供业务方所需的必要业务字段,因第三方技术策略而引发的额外中间库字段需求,平台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和需要相关内容,例如第三方为了保障其数据对接的精准性和减少大量的数据比对工作量,要求平台提供除了业务字段以外的其他字段,需要平台额外的进行开发,对于类似的情况,平台不予以提供一期的诊断与改进数据分析平台自身业务外的开发需求。
3.对接频率
(1)通过中间库对接方式,平台在数据发生变更时,会将数据主动推送到中间库,其数据更新频率跟业务自身数据变化周期有关系。
(2)通过接收对接方式,第三方系统通过接口调用,平台可以保障数据的实时性以及准确性,即数据对接更新频率同第三方调用频率有关系。
(3)对于频率通过系统调用或者中间库频繁读取导致平台无法访问以及中间库死锁等现象,平台会采用降级策略,对该第三方系统进行限制。
4.数据标准规范
目前一期的诊断与改进数据分析平台已同学校的数据中心进行了数据对接和打通,其对接的数据标准包含了数据中心的数据标准规范,因此平台所需的学校基础数据标准规范源头在数据中心,在未来的诊断与改进数据分析平台升级迭代后,依旧会按照此数据标准规范进行延续,数据源头均来自于数据中心。通过自行定义的数据标准以及第三方系统二次进行的数据对接导致脏数据等数据不一致的情况,需要第三方系统按照平台数据标准规范进行数据梳理和同步。
(四)建设内容
具体建设内容如下:
一:质量文化体系信息化建设,数量:1套
▲项目整体建设思路:
(1)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信息化平台的建设需要顶层设计规划,尤其教学层面,供应商提供针对我校教学管理、教学业务流程的实际情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提出针对性的智慧教学信息化顶层规划总设计及分阶段具体落地方案,能够按照三条主线(专业建设管理信息化、人才培养全过程管理信息化、教学服务信息化)进行重点阐述,提供规划图、业务流程图、解决方案设计图和具体文字描述。
(2)平台操作简便、灵活,以用户为中心,按照UCD(用户中心化)的设计理念进行设计,请重点展开描述,并且提供落地页的设计原型(重点阐述如何体现UCD的设计理念)
(3)要求能支持学校总规划的年度任务分解,实现分规划和子规划与任务的衔接。可以以规划或年度重点工作创建目标,实现目标与指标关联。也可以规划创建任务并关联多个目标。任务质量数据有可视化横向对比分析和预警功能,通过分析目标与任务的达成情况形成绩效分析基础数据用于领导决策。